本期撰稿人: 陳大明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執(zhí)行副主任、秘書長,老子學院(研究院)研究員
傳承優(yōu)秀文化,解讀歷史經(jīng)典,開啟智慧之光。今天,我們共同學習《道德經(jīng)》第四十七章。老子說:“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明,不為而成。”
這一章說明善于學道、悟道、體道的圣人能夠順應道的規(guī)律去做事,不做無用功,不用出門跑遠路就能夠認知天下、推知天道,介紹了圣人認識世界、把握天道的方法。
老子以不出門遠行、不隔著窗戶遠望為例,回答怎樣才能夠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?!捌涑鰪涍h,其知彌少”,彌,更加;知,認識、了解。意思是走得越遠,反而知道的東西越少?!笆ト瞬恍卸灰姸鳎粸槎伞?,意思是圣人修德悟道達到一定程度,具備了自我反省的功夫,雖然不外出、不事事親力親為,也能夠憑借已有的知識積累、人生閱歷透過表面現(xiàn)象,推知事物內(nèi)在的奧妙。到了這種程度,盡管不刻意作為也能夠成就一切。
老子善于從人們最熟悉的身邊小事入手說明大道理。這一章就是從不出門游歷、不透過窗戶觀察天空來說明怎么樣才能夠知道天下事,以至于推知把握天道的,其實談的是老子意義上的認識論。
對于老子在這一章表達的觀點,歷來就有不同的評價,有說老子否定認識來源于實踐,有說老子割裂知行合一,也有說老子抹殺實踐經(jīng)驗在理性認識中地位與作用,更有說老子是主觀唯心主義,是先驗論。之所以會出現(xiàn)這些評價,根本原因是沒有真正讀懂老子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
首先,只就這一章而論這一章,沒有聯(lián)系相關章的內(nèi)容和老子的一貫思想作一個全面的解讀。大家都知道,《道德經(jīng)》是一個自洽的系統(tǒng),老子所提出的觀點,在相關章節(jié)里都可以找到答案。比如,第十六章就直接與這一章相照應,明確提出,“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并作,吾以觀復”。要在“虛”“靜”的狀態(tài)下觀察萬物,當然不可能出門遠游、隔窗觀望,不僅不出門,連同內(nèi)心深處的各種雜念也要清除干凈,以便排除干擾,集中精力“觀復”。在老子看來,只有致虛守靜,并在這種狀態(tài)下通過觀察萬事萬物達到“知常”,也就是掌握事物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、與道融為一體的程度,才能夠“沒身不殆”,也就是終生都沒有任何危險。這實際上是對這一章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“不行而知,不見而明,不為而成”主張的進一步說明與引伸,回答了如何在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條件下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的問題,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。再如,第十章開始的6個問句,提出的“無離”“如嬰兒”“無疵”“無為”“為雌”“無知”要求;第十二章摒除“五色”“五音”“五味”“馳騁畋獵”“難得之貨”,要求去除外界誘惑,潛心體道悟德,內(nèi)斂自省,也與這一章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的精神相一致。又如,第十九章的“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”;第二十章的“我獨泊兮”“我獨若遺”“我獨昏昏”“我獨悶悶”“我獨頑且鄙”“我獨異于人”,6個“獨”字,道出了“我”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定立場,既然入不了滾滾紅塵,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就是不錯的選擇,符合“獨”的要求,便于在“虛”“靜”狀態(tài)下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,與這一章又照應上了。所以,把這一章放在老子整個思想體系中去思考,就可以清楚地看出,相關章節(jié)實際上已經(jīng)解釋和充實了老子認識論的觀點,這一章只是從另一個角度談如何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,與知行合一并不矛盾,也沒有否定實踐出真知,更不是先驗論。
其次,忽略了老子言說的對象是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而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行為的發(fā)出者。發(fā)出者是誰?不是普通的士子百姓,而是“圣人”?!笆ト恕痹凇兜赖陆?jīng)》中多次出現(xiàn),專指能夠學道、悟道、體道、得道之人。圣人品德高尚,學識淵博,有獨到的人生體悟和豐富的社會治理管理經(jīng)驗;圣人謙下貴柔,為而不爭,以百姓心為心,深得百姓擁戴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完全可以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而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。
再次,忽視了間接知識所起的作用。通過直接體驗獲得知識、探求真理固然重要,但人生苦短,人們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中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,只有經(jīng)過不斷學習間接知識,才能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。當然,對今人是間接知識,對前人則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直接知識,說到底,仍然是“實踐出真知”。
最后,對人類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關系的把握出現(xiàn)了偏差。老子那個時代尚沒有這種哲學概念,但他用“觀復”強調(diào)了感性認識的重要,并在第十六章作了系統(tǒng)闡釋。而這一章正是在“觀復”基礎上進一步說明理性認識的重要,主張要遠離世俗紅塵,獨居一室,“不出戶”“不窺牗”,在心緒寧靜,“滌除玄鑒”的狀況下,經(jīng)過由近及遠、由表及里、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的判斷推理后,把“觀復”得來的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,進而獲得對事物本質(zhì)與規(guī)律的認識與把握。經(jīng)過理性認識階段的邏輯推理過程,完全可以“知天下”“見天道”。老子最讓人欽佩的是,在春秋末年,憑著直覺思維和辯證思維就完成了這一認識過程。東方大圣哲老子在人類文明的“軸心時代”一出場,就來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、風格獨特的“亮相”。而后來者們,又接過老子認識論的旗幟,以自己的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、治國成就,證明著老子論斷的精準獨到。
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,這一章老子著重闡述知和行的關系,強調(diào)知強于行。提出這一見解,與老子所一貫強調(diào)的道的功用是分不開的。在老子看來,道是萬物的本源,掌握了道就可以洞察一切。只要內(nèi)心純凈,潛心進行自身修養(yǎng)并且認真體悟,就能以內(nèi)心的明道,進而準確地觀照外物。過分強調(diào)出遠門、走遠路,接觸形形色色的事物,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,就會機心加重,使得心靈污染,視聽混淆,分不清真?zhèn)危罱K遠離大道。
在老子看來,圣人與世俗之人有完全不同的認識觀和認識路徑。世俗之人強調(diào)親見親行、親力親為,以自己的所見所聞為事實、為真理。由于他們無法從繁雜紛亂的事物和信息中分辨現(xiàn)象與本質(zhì),不能掌握事物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和趨勢,因此,走的路越多,看到和聽到的事兒越多,所獲得的真知反而越少;走的路越遠,離真理也反而越遠。圣人的認識觀,則是注重分清事物的現(xiàn)象和本質(zhì),并善于透過現(xiàn)象認識事物的本質(zhì),進而掌握萬事萬物變化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。這樣不但能獲得對事物、對社會的真知灼見,甚至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夠推知天下事。
歷史與現(xiàn)實中的確有不少“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牗,見天道”的典型案例。深得老子真?zhèn)?、被人們奉為智慧之神、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謀略家諸葛亮,在未顯達時,就潛居抱道,隱居隆中,躬耕田園。劉備三顧茅廬,便有了厚積薄發(fā)的《隆中對》。之后,諸葛亮出山,劉備委以重任。君臣相遇,上下聯(lián)手,一步步由弱到強,直到在西南地區(qū)建立蜀國,從而演繹出驚天動地的“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的三國演義故事。
綜上所述,老子在這一章的論述,并非只強調(diào)理性思維而忽視甚至否定感性經(jīng)驗,否定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,而是提倡追求一種建立在知識積累、豐富閱歷和實踐經(jīng)驗基礎上的,通過學道、悟道、體道途徑而達到的“抱樸守靜”“被褐懷玉”的人生境界。老子強調(diào)知,并未放棄行,而是一種更高層面的、達到“圣人”層次的知和行。
(記者 黃佳 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