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6月20日
第02版:要聞 PDF版

追尋周口籍抗戰(zhàn)英雄理琪紅色足跡

《周口紅色記憶》采訪組赴膠東采訪

本報訊(記者 王錦春 王吉城)1936年春,周口太康人理琪不顧危險來到膠東從事革命工作,出任中共膠東特委書記,領(lǐng)導(dǎo)膠東人民打響抗戰(zhàn)第一槍,后在對日軍的戰(zhàn)斗中犧牲。理琪在山東膠東一帶被譽為天福英雄、膠東之魂。2014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。長期以來,周口人對理琪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概括性介紹,對他的英勇故事知之不多。為了更好地傳承周口紅色文化,6月14日至17日,周口日報社《周口紅色記憶》采訪記者來到理琪當年戰(zhàn)斗過的威海、煙臺等地采訪,追尋他的紅色足跡、收集他的紅色故事、緬懷他的豐功偉績。

理琪,原名游建鐸。1908年出生于太康縣一個富裕家庭。1925年入黨。因崇拜革命導(dǎo)師列寧,取列寧名字“弗拉基米爾·伊里奇”最后兩個字的諧音“理琪”作為自己的名字。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。1934年被派往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。1936年被派往山東膠東地區(qū)工作。理琪只身一人來到膠東后,積極開展工作,恢復(fù)黨組織,成立膠東臨時特委,被選為書記。1936年12月,由于叛徒出賣,理琪被捕。在獄中,理琪堅守黨的秘密,堅持斗爭。

1937年全面抗戰(zhàn)爆發(fā)。1937年11月,理琪出獄后按照黨的指示再回膠東,重建膠東特委。1937年12月24日,領(lǐng)導(dǎo)天福山起義,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并任司令員。

1938年年初,日軍進犯煙臺等地。2月,理琪率軍收復(fù)牟平縣城,在雷神廟遭日軍圍攻,不幸犧牲,年僅30歲,成為犧牲在膠東的我黨最高指揮員。

理琪犧牲后,群眾把他安葬在文登縣(現(xiàn)為文登區(qū))崔家口村。1945年11月,膠東黨組織將他的遺體遷至新建的棲霞英靈山革命烈士陵園內(nèi)。遷靈時,膠東人民用最高禮遇為烈士送行,用肩抬的形式,從崔家口村到英靈山,200多里的山路,沒有讓英雄的靈柩落一次地面。

直到今天,理琪在膠東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。記者先后來到文登中共膠東特委舊址、天福山起義舊址、崔家口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部遺址、牟平雷神廟戰(zhàn)斗遺址、棲霞英靈山膠東革命烈士陵園,追尋理琪的革命足跡,拜謁先輩的不朽英靈。所見所聞,深刻感受到膠東人民對理琪的尊敬與懷念。在文登區(qū)城市中心,建有以理琪名字命名的公園,園內(nèi)栽種有從理琪家鄉(xiāng)移來的石榴樹與楸樹。

威海市文登區(qū)委宣傳部、區(qū)委黨史研究中心給予來自理琪家鄉(xiāng)的媒體大力支持,和記者共同實地走訪了多處理琪生活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。(本報近期將刊發(fā)膠東采訪的詳細報道,敬請關(guān)注)②2

2023-06-20 追尋周口籍抗戰(zhàn)英雄理琪紅色足跡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04466.html 1 《周口紅色記憶》采訪組赴膠東采訪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