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是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“育兒經”,很多家長也按照這個標準去執(zhí)行。但有些家長對“窮養(yǎng)”和“富養(yǎng)”存在認識誤區(qū),導致了男孩膽小怕事,女孩虛榮驕縱。 上周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,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65.6%的受訪者發(fā)現身邊很多家長奉行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,43.0%的受訪者認為“窮養(yǎng)”和“富養(yǎng)”是指物質上的“艱苦”和精神上的“豐富”。責任擔當(72.9%)、艱苦樸素(71.4%)被認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該吃的“苦”。 受訪者中,00后占0.2%,90后占18.2%,80后占55.8%,70后占19.1%,60后占5.5%,50后占0.8%。男性占50.7%,女性占49.3%。 43.0%受訪者認為“窮養(yǎng)”“富養(yǎng)”指物質上的“艱苦”和精神上的“豐富” 80后的韓瑞有一個6歲的兒子,說起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,她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太過表面,“比如‘富養(yǎng)女’,以為是要什么給什么,把女孩養(yǎng)得跟公主一樣”。韓瑞堂姐的女兒今年已經上高中了,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,“除了上課跳舞什么也不會做,回家就是看電視,恨不得家長喂飯給她吃”。 今年53歲的高敏有兩個女兒,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是她經常提的一句話,“老一輩人大都這么說。我認為俗話不俗,是有一定道理的”。 民調顯示,49.2%的受訪者贊同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的教育觀念,其中10.4%的受訪者“非常贊同”。態(tài)度一般和不贊同的受訪者分別占34.5%和16.3%。 65.6%的受訪者發(fā)現身邊奉行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理念的家長多,其中13.1%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多,表示不太多和不多的分別占22.7%和4.1%。 高敏認為,“窮”和“富”不應只體現在金錢和物質方面,“比如女孩,不要一味地給錢給東西,還要多帶孩子出去看看,培養(yǎng)多方面才能。而男孩的‘窮養(yǎng)’,也不能一味去控制孩子的欲望,目的主要是為了磨練孩子的性格”。 在“窮養(yǎng)”和“富養(yǎng)”的含義理解上,43.0%的受訪者認為是物質上的“艱苦”和精神上的“豐富”,26.1%的受訪者認為是精神追求的高低,24.6%的受訪者則表示是物質享受的高低,6.3%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。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、心理學副教授陳志林對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的俗語不是特別認同,在他看來,隨著社會的進步,現代家庭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非常普及,教育平等的觀念也應該提上日程,而且“窮”與“富”也絕不僅指物質水平的差別。陳志林提到,現在有些家長只關注將孩子撫養(yǎng)成人,甚至把孩子當作私人物品去“裝扮”,打造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,卻忽略了孩子的個性發(fā)展和精神教育。 51.0%受訪者認為男孩女孩的教育方式應有所區(qū)別 在高敏看來,男孩與女孩在培養(yǎng)上一定要分開對待。“只要我的兩個女兒想要的,在能力范圍內我都盡量滿足。女孩長大之后會面臨很多誘惑,如果小時候讓孩子物質太匱乏,沒見過太多世面,以后很容易被人帶偏,走上歪路?!倍呙舻艿芗业哪泻⒕褪恰案F養(yǎng)”,“我弟弟會控制孩子的花銷,希望他能有一個賺錢不易、生活不易的意識,以此激勵他努力工作,承擔家庭責任”。 但在韓瑞看來,教育孩子不應因為性別而有太大區(qū)別,時代在進步,不能墨守陳規(guī)。對于她6歲的兒子,韓瑞從沒在“窮養(yǎng)”“富養(yǎng)”問題上考慮太多,“在學習、開闊視野等事情上,我不太計較錢。而在穿著上,我更在意穿著搭配而不是名牌,這對他以后的審美有幫助,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培養(yǎng)”。 對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該不該有所區(qū)別?51.0%的受訪者認為應該,“面臨的責任和扮演的角色不同”;44.2%的受訪者則認為不應該,都需要多經歷多見識;4.8%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。 陳志林坦言,男孩和女孩由于身體構造的差異,在心理承受力和體力上有差別,涉及這些方面的問題可以區(qū)別對待,但其他方面仍需一視同仁?!澳泻⒑团⒌慕甜B(yǎng)方式可能會有些不同,但不能出入太大,要拿捏好一個度。比如對男孩不能一味地進行挫折教育,對女孩也不能過于寵溺,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,這是沒有性別區(qū)分的”。 陳志林認為,錯誤地踐行“窮養(yǎng)兒,富養(yǎng)女”的觀念,會造成“鳳凰男”“孔雀女”的出現,用這種觀念教育出的孩子長大之后互相看不上,是社會化過程的失敗?!捌鋵嵑⒆映砷L的過程就是一個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,家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如果說只進行磨礪教育或者愛的教育,孩子會非常不接地氣。家庭應該認識到國家和社會的變化,多方面培養(yǎng)。希望高分低能、價值觀偏差、不懂得感恩等問題越來越少”。 韓瑞也給兒子進行“吃苦教育”,“我經常給他講過去的故事,告訴他生活不易,要有感恩意識。也會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影響他,有次去爬香山,他幾度要放棄,我告訴他先苦后甜,男子漢一定能爬到山頂,最后他也做到了”。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該吃什么“苦”?調查中,受訪者認為責任擔當(72.9%)、艱苦樸素(71.4%)是必要的,其他還有挫折困難(54.4%)、分享共享(48.1%)等。 78.6%受訪者認為應在能力范圍內開闊孩子視野和見識 “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,一定要做到精神上不貧窮?!表n瑞看過一篇文章,里面父母的教育方式打動了她,“他們一起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個小小的莊園,家里沒有電腦、手機等電子產品,父母主要培養(yǎng)孩子動手能力,讓他們接觸大自然,學會愛,學會生活”。在她看來,這種精神和價值觀的引導是真正的“富養(yǎng)”。 “幾周前曾有一對父母來向我求助。他們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,成績優(yōu)異,父母非常疼愛,一直稱贊有加。但最近孩子學業(yè)出了點問題,因老師的批評開始拒絕上學,甚至對登門到訪的老師出言不遜,動手打要他做家務的媽媽。從這件事能看出,教育過程不一定都是愉悅的,批評、懲罰有時是必需的。若對孩子一味寵溺,會讓孩子變得自私、自我,缺少社會責任感,孩子的是非觀、價值觀都會產生偏差?!标愔玖终f。 陳志林也表示,家長不能對專家或古人的說法照搬照做,“因為不管是古人還是專家,他們的觀點都是具有普遍性的,而每一個孩子、每一個家庭都有特殊性。家長應該多花點心思,耐心地觀察孩子、認識孩子,因材施教”。 哪種教育觀念是有利于培養(yǎng)孩子的?78.6%的受訪者認為該在能力范圍內開闊孩子視野和見識,74.1%的受訪者認為要開拓孩子精神空間,培養(yǎng)格局;42.7%的受訪者認為小時候該多吃苦、多受挫;22.9%的受訪者認為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享受;16.7%的受訪者認為小時候享受了,長大就脆弱。 |